地球与环境

2005, (01) 43-5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电喷雾质谱特征研究
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 ACID FROM PAHOKEE PEAT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冯瑞华,彭平安,宋建中,张文兵

摘要(Abstract):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对水溶态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ESI MS特征进行了研究。ESI MS质谱扫描图中,离子峰连续分布,m/z值主要集中在低于1 500 的范围内,在质谱图低质荷比端形成相差2 amu的奇数系列峰,可能为复杂分子峰[M-1]的系列中性丢失的结果;在m/z约250,350,500 和700 处有类似“波”的离子峰分布,可能暗示不同来源的木质素单体形成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结构等。对木质素17 种模型化合物的电喷雾二级质谱碎片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以此来推断腐殖酸m/z200以内离子峰的结构。m/z 70 110为Pa hokee泥炭腐殖酸的“核结构”,m/z 110 200主要为三种木质素来源的单体结构及其衍生物,总体上可看出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母源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该方法对腐殖酸样品具有重现性,可用于腐殖酸的结构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腐殖酸;电喷雾质谱(ESI-MS);结构特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2019)

作者(Author): 冯瑞华,彭平安,宋建中,张文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