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Д.И.Горжевский
,赫英
碳质在黄铁矿型矿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论据是容矿岩含碳质、矿石和脉石矿物的包裹体中含CO_2和有机化合物以及矿石和围岩中硫和碳的同位素分布。矿石硫可部分属生物成因。重金属可能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迁移。
1991年05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行信,周书欣
本文探讨了有机质与粘土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油气生成中的作用。粘土矿物容易吸附有机质。有机分子以各种方式与粘土结合成有机-粘土复合体,增强了有机质在早期的抗生物降解能力,利于有机质的保存。随着埋深、温度和压实程度的增加,以及介质条件的变化,早期形成的有机-粘土复合体会变得不稳定而释出有机质,后者在粘土矿物的催化下向油气转化。由此可见,有机粘土化学对油气生成研究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1991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角春寿
,刘甲臣
丰羽脉型铅锌矿床产于晚第三纪安山岩质火山岩中,其地球化学和围岩蚀变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带由下列三种异常来推定:(1)高MnO浓度;(2)高F浓度;(3)缺失斜长石和方解石。 这三种异常总是在地下采矿水平矿脉附近出现重叠现象。另一方面,地表仅局部发现异常,因为丰羽矿床的大多数矿脉都是隐伏的,地表没有露头。由于这个缘故,地表异常与盲矿脉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这表明盲矿脉不一定位于地表异常的正下方。所以,找矿时不要放弃异常的周边地区。
1991年05期 9-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德同
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矿床是近年来找矿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金矿类型。本文举例对这种金矿类型作了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1991年05期 16-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B.Dubé
,王贵明
构成诺博金矿床的含金石英脉赋存在四组方向不同的剪切带中,这些剪切带切割波博岩床——一个变质的镁铁质层状侵入体。尽管所有这些剪切带的方位不同,但它们均有逆向斜剪切的证据;三维空间分析表明,这种剪切起因于该岩床沿倾向的近单轴向下伸张,以及共存组分沿该岩床走向压缩。应力轴的这种导向可归因于区域性压缩变形期问较软围岩中的刚性岩层——岩床的响应。本研究证明,这些岩石中的矿脉都受到岩体几何形态的强烈控制,但受外应力条件的控制则较弱。因此,应用区域勘探模式(依靠基于古应力轴的研究得出的矿脉模式的预测求得),将不能对这些层状岩石(其中赋存有许多重要的太古宙脉型金矿床)的特定矿脉的分布作出精确的评价。
1991年05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Т.Л.Бабаджанов
,З.Р.Щейх-Заде
,朱佛宏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各种地壳地震测深法的优缺点和地壳内部结构的探测结果,并评述了根据这些探测结果建立的地壳模式。近年来积累的关于地壳结构的亚临界反射波和近垂直反射波的资料,以及地壳地震波不清晰度的研究成果证明,基底面和莫霍面之间的岩层在垂向和侧向上是很不均匀的;地壳的剖面充满了杂乱分布而且取向不同的反射单元、无记录带和大量具异常速度的夹层。因此,大陆地壳不宜用“层状-块体”模式来描述,而应改用“蜂窝状不均匀”模式。
1991年05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喻乐华
本文评述了水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的两种作用——流体化作用和岩浆蒸气爆破作用。指出了这两种作用的普遍性及其在火山喷发的不同阶段的意义:在火山喷发初期可能主要是岩浆蒸气爆破作用,结果使周围岩石强烈破碎,形成各种角砾,而流体化作用则在火山物质的搬运、分布、沉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991年05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D.R.Wones
,倪志耀
钙铁辉石+钛铁矿+氧=榍石+磁铁矿+石英这一平衡在区分相对氧化花岗岩类和相对还原花岗岩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平衡的表达式为: logfo_2=-30930/T+14.98+0.142(P-1)/T 式中T为温度(单位:K),P为压力(单位:bar)。花岗质深成岩体中富钙铁辉石的单斜辉石和钛铁矿的产出,意味着氧逸度类似于铁橄榄石稳定所需的氧逸度。当榍石+磁铁矿+石英组合与具有中等或高的Mg/(Mg+Fe)此值的单斜辉石或角闪石一起产出时,就意味着岩石具有相对高的氧逸度。象内华达山脉岩基那样的环太平洋中生代岩基,都是在氧逸度比同源的大陆碱性岩基(如派克斯峰岩基)高得多的情况下结晶的。
1991年05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T.D.Hoisch
,郑兰
<正> 利用具有白云母+黑云母+石英+斜长石+石榴石+Al_2SiO_5矿物组合的43个岩石样品的资料,经验证校准了一种地质温度计。用于校准的温度和压力是同时采用以下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和GASP地质压力计而获得的:
1991年05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J.L.Bertaux
,J.T.Clarke
,朱岳年,刘学录
金星上没有液态水。如果金星大气中的水蒸气全凝结成液态水,那么在金星表面只能形成一层深度只不过20cm的水层,而作为其姐妹行星的地球却覆盖着一个3km深的海洋。这表明金星的确很干燥。人们现在确实还不知道金星是自形成之时起就一直缺水,还是曾经一度有水,但在其演化过程中逸失了。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一般认为水对生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金星大气中氘的含量为探讨金星演化史提洪了一条重要线索,因为普通水和氘化水的逸散速率是不同的。利用国际紫外线探测器(IUE)的高分辨模式,测定了氢的赖曼α辐射,但只求出氘的赖曼α辐射的上限,由此推断出D/H比率小于2—5×10~(-3)。这个值比由先锋号金星大探测器(PVLP)测得的结果推导出的D/H比率小2/3—7/8,因而可能表明这不是D/H比率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的分层现象,就是该比率是一个比以前设想的要小的总比率。
1991年05期 37-3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L.Allsopp
,J.W.Bristow
,王文清,丁秋红,王仲会
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组成的多样性,排除了应用单一年龄测定方法来确定所有岩石年龄的可能性。此外,许多这类岩石的蚀变性质(尤其是出露地表的部分)缩小了某些测年方法的可用性。由于具有特征同住素组成的污染物的存在,火山道相(与浅成相相对)金伯利岩年龄很难确定,甚至不可能测定。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多种放射性年龄测量方法,包括云母Rb-Sr法、全岩和云母的K-Ar法和Ar-Ar分步加热法、U-Pb锆石和钙钛矿法以及裂变径迹法,都证明是有效的。其他方法,如Rb-Sr、U-Pb或Pb-Pb全岩法或Rb-Sr单斜辉石法没有这么有效,但对某些经过仔细选择过的样品也能产生合理的结果。利用离子探针分析对单个锆石、钙钛矿,可能还有磷灰石颗粒进行U-Pb年龄测定有可能是极端有效的。 应用各种放射性测量方法,测定南部非洲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的年龄,表明其就位的地质年代跨度范围很大,已知地质事件的年龄为50—1700Ma。测过年龄的大多数产地的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为侏罗纪和白垩纪,不过有几次金伯利岩岩浆作用也发生在约500、1200和1600Ma。
1991年05期 40-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山鸟)和雄
,金昌斗
本文论述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问题。作者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学说,并从天体运行、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大气演化,以及近代观测资料出发,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论述。作者指出,尽管CO_2在大气中有增加的趋势,但不会引起极冰大规模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淹没富庶的沿海平原的严重后果,因为大气中CO_2增加两倍才会使全球上升3℃左右,海平面上升0.4~1.5m。减少大气中CO_2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自然界的净化机能。要利用地球环境变迁历史资料,在掌握环境机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未来气候模式,以确定能正常调整全球机能的方法。
1991年05期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永飞
泰诺-瓦萨伯格一致线图解法是韦瑟里尔一致线图解的改进形式,它克服了后者测定较年轻地质样品的地质年代时因一致曲线弯曲度过小而效果不够理想的缺点,更适合于用来测定样品的铀-铅地质年龄。
1991年05期 56-5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礼宽
<正> 目前,地质样品中痕量钽的测定,国内外几乎都采用纸上色层、离子交换、化学光谱和中子活化等方法,其检测限都在3ppm以上。岩矿分析家都期望有一种不经过繁杂处理的方法,能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钽。为此,作者在保证电弧燃烧稳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
1991年05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大中
<正> 用活性碳吸附富集生产金或测定金的含量,回收率高,吸附容量及富集比大,选择性好,条件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吸附速度快,无污染。工业生产金时,活性碳经解吸后可再生活化,重复使用,成本比较低廉,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其吸附机理尚不甚
1991年05期 59-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金世昌,韩润生,宋焕斌
<正> 大坪金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金矿带南段,即红河深大断裂带的西南侧。该矿床受哀牢山深大断裂派生的北西向成矿断裂所控制。矿石中除含金外,还含有银、铅等可综合利用的伴生组分。本文拟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铅同位素研究成果探讨矿床的矿质来源及其成因等问题。
1991年05期 62-6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曹兴男,刘秉嵋
<正> 引言 焦家金矿田位于山东省招远县、掖县境内,是著名的招掖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世纪60年代末至今,胶东西部一批以焦家金矿为代表的“焦家式”金矿的发现,为我国的金矿勘查开辟了新的方向,该类型金矿不仅在山东,而且在河南、广东、辽宁等省均有发现。因此,进一步研究该类型金矿的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控矿构造
1991年05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F.C.Hawthorne
,J.D.Grice
,毛水和
晶体结构分析是一种具有一定空间分辨率的电子计数技术,它能直接测定矿物的化学分子式。这种方法对测定周期表中第一和第二周期元素尤其有效,而这些元素的大多数都能用普通的电子探针来测定。晶体结构分析所需样品量极少(甚至可少至一个晶粒),且在分析过程中不消耗样品。因此,它是一种新矿物化学成分定值的理想方法。
1991年05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永松
<正> 辽河油田有两个令人注目的特点:一是它的以“小而肥”(面积仅800km~2,储量>2亿吨)著称的大民屯次级凹陷含中国最典型的特高蜡原油(此外尚有南阳油田),含蜡量变化在8—53%之间,其中含蜡量大于30%的高蜡原油占储量的77%以上,如此富含特高蜡原油的油田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二是其西部
1991年05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军红
<正> 一、生物标志物的一般分布 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是原油和生油岩中分布最丰富的生物标志物。采自泌阳盆地下二门油田的四个不同深度的原油的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为C_(14)—C_(35),其OEP值=1.08—1.01。浅层泥岩(Eh_2)的OEP=0.98—1.57,高于深层泥
1991年05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耿安松
<正> 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油田生产需要的迫切性使笔者选择了生烃性能、排烃量、排烃效率以及运移过程中石油的变化这一研究课题,以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内下第三系生油岩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有关石油(天然气)生成和初次运移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同时解决油田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991年05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健
<正> 一、引言 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对人和动物极为有害,因此,研究气溶胶有机质无论对于了解和认识全球有机碳循环或者对于环境保护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91年05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岳龙
<正> 一、地质概况 东天山在古生代分别属于塔里木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南天山弧后盆地、中天山岛弧带、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洋壳板块(哈尔里克岛弧带)、西伯利亚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麦钦乌拉岛弧海沟系)。研究区花岗岩类从北向南分别属于哈尔里克岛
1991年05期 90-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永亨
<正>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是一个具有异常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小陨石群,由于它们形成于异常的母体环境而表现出许多明显不同于其他球粒陨石群的特殊性质,例如,对它们的母体物质来源、形成区域、氧化还原条件、吸积温度、变质作用以及母体数目、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的成因联系等等,一直争论不休。
1991年05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华欣
<正> 一、引言 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种未分异的陨石,自形成后很少经历各种变质作用,它们是构成太阳系的最原始的物质。因此,多年来,它们都是天体物理和天体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课题。
1991年05期 9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正华
<正> 长石作为自然界主要的造岩矿物,国外研究甚多。但长期以来,因其屡屡产生不可信的K-Ar和~(40)Ar-~(39)Ar年龄而令许多研究者望而止步。尽管如此,却仍有不少学者对长石~(40)Ar-~(39)Ar计时适应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孜孜以求,从不同的角度对长石~(40)Ar-~(39)Ar年龄谱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
1991年05期 10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振楼
<正> 在地球环境的界面及其附近,发生着重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和输送。研究和认识环境界面的地球化学过程对揭示环境演化、评价环境净化和认识成矿机理均具重要的科学意义。
1991年05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必强
<正> 一、引言 大民屯凹陷是一个典型的“小而肥”的含油气盆地,因此,研究其生油岩热模拟成烃特征,对探讨其油气成因,为今后该地区油气的进一步勘探以及寻找类似的含油气盆地具有重要意义。
1991年05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涂湘林
<正>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变质作用的最高阶段。麻粒岩相变质岩是我们研究变质作用过程中造成的物质组成及同位素体系变化最大的地质单元。华北麻粒岩相带被认为是华北地块的基底岩石及下地壳的组成单元,因此,对它们的形成时代以及同位素体系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研究该区早期地壳及下地壳的组成和演化历
1991年05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奉新湘
<正>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生物大绝灭事件中,中生代陆地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绝灭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重大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进入八十年代,有关这次生物绝灭事件的原因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与这些争论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划分和确定白垩纪—第三纪地层界线的问题。
1991年05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永廖
<正> 了解原始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过程,不但对地球的演化历史,两且对整个太阳系及其行星的形成、物质状态、演化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1年05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德科
<正> 广西贺县龙水金矿位于湘桂稳定区,桂粤交界山脉的北段,博白—茶陵深断裂的西侧。区内广泛发育加里东期到燕山期的花岗岩,出露的基底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到寒武系。本研究主要是研究龙水金矿Ⅱ号矿化带。该矿化带位于寒武系水口群清溪亚群与大宁花岗闪长岩岩
1991年05期 11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维全
<正> 西秦岭南亚带是我国“硅灰泥岩”型铀矿的重要成矿区,近年来又在该区太阳顶群中发现了微细粒浸染状金矿,不管是铀矿还是金矿,它们的主要赋存岩石都是硅质岩。为了探讨金铀成矿规律,有必要对硅质岩进行岩石学及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
1991年05期 117-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实
<正> 高岭石是最重要的粘土矿物之一,作为一种非金属矿产,目前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时至今日,对高岭石进行更全面细致的研究,寻找其新的优良特性,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已成为材料科学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
1991年05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元根
<正> 一、基础地质 二甲金矿位于戈枕断裂与二甲断裂的复合部位。戈枕断裂带为一条韧性剪切带。在不同地段可有压性、压扭性等不同力学性质的转换。由断裂带不同部位糜棱岩中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所测的差异古应力值,反映了戈枕断裂带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应力中心,在地质上表现为
1991年05期 120-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颜文
<正> 二甲金矿位于海南西部呈北东向延伸的戈枕韧性剪切带的中段,与同一构造带上的抱板、不磨等金矿类似,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种蚀变岩型(硅化-糜棱岩型)金矿。这些金矿都有较大的远景矿石储量,但目前对它们的研究程度还很低,特别是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工作,至今还没有人做过。石英是本区金矿床中金的
1991年05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超
<正> 青岛花岗岩类复式岩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北,构造上处于鲁东隆起区胶莱拗陷之东缘。对该复式岩基的野外勘察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本区花岗岩类主要包括以浮山岩体为代表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出露于青岛市—马山前一带的碱长花岗岩以及以崂山岩体和白庙岩体为代表的晶洞碱性花岗岩三个部分。其中,碱长花岗岩与碱性花岗岩同属于A型花岗岩,主要区别在于碱性花岗岩含有碱性暗色矿物,而碱
1991年05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国平
<正> 许多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矿床常产于花岗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花岗岩类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为矿床提供了赋存空间,是反映成岩成矿作用的复杂地质体。
1991年05期 12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世荣
<正>微细不可见型金矿是一种新的重要金矿类型。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是促使微细不可见型金矿大量开发利用,提高金的浸取率的关键因素。
1991年05期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