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铁龙,范永香,曾健年
在概述国内外超大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金山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认为金山矿田县有稳定的成矿物质来源,并经历了长期的成矿作用演化历史,具有多期次和不同类型成矿作用的叠加和改通的特征。最后提出了赣东北地区具有蕴藏超大型金矿床可能性的理由。
1997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于凤池,马国良,魏刚锋,王永祥,梅安静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该金矿床天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脆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井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而形成的。矿区地层、侵入岩、矿石及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良好的亲缘关系,较清楚地反映了地层和侵入岩浆活动对成矿物质的贡献。
1997年02期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永华,毛东明
根据矿化系列的理论,研究成矿区的动力地质条件,定义一个金矿化系列的典型样品,求出矿化密度.建立金矿化丰度模型,讨论金矿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并给出一个区域金矿资源预测的应用实例。
1997年02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银亮
以中国南方著名的滇中和会理盆地砂页岩铜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硫同位素分析数据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南方砂页岩铜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首次用筛分模式、分馏效应对硫同位素总体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硫主要有三个来源:有机质分解或还原流酸盐,占11.3%;地下水,占42.5%;热卤水,占46.2%。本研究为该类型矿床的成因、成矿地球化学环境及指导区域找矿勘探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7年02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家军,曹淑英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以Cu>Zn>Ph为特征。鉴于Cu、Ph和Zn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海底喷流作用的固有特性,它们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均具独特的分带性,显示出旋回结构。对黄铁矿中特征元素元素比值、成矿温度以及铅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乃同生沉积作用的产物,而非岩浆热液成矿。
1997年02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毕华,彭格林,赵志忠,钟建华
从煤变质程度、煤变质特征、煤变质带展布、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构造、煤化学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湘中涟源煤盆早石炭世测水组煤动力变质作用的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1997年02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泽中
研究了山西省兴县铝土岩中的主要元素和微士元素的富集规律及与下伏基岩的关系,认为该铝土岩是由下伏碳酸盐岩和页岩风化而形成的。
1997年02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翟永红,郭成贤
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溶解、硅化、白云石化、压实-压溶和去白云石化作用等,详细研究了每种成岩作用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对孔隙形成、演化的影响。把研究区成岩环境划分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海水成岩环境、混合水成岩环境、埋藏成岩环境和晚期表生成岩环境五大类.总结了每种成岩环境的成岩组构特征、成岩标志、δ18O和δC及微量元素Na+、Sr2+的分布规律。此外,还探讨了深水斜坡相粉-细晶白云岩和台地浅滩相颗粒白云岩的成岩演化序列与孔隙演化,最后概括出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模式。
1997年02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王元龙,李向东,毕华,王中刚,朱笑青,黄智龙
根据新藏公路沿线实际观察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着重通过库地北构造带两侧变质岩、岩浆岩及构造古环境特征的对比,以及对构造带中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和形成环境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该构造带的大地构遣演化。认为库地北构造带为古昆仑洋盆消减、封闭的最终位置,是形成于志留纪的板块聚合碰撞缝合带,代表着早古生代阶段塔里木板块的南部边界,也是控制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和西昆仑山地区区域构造格架的重要构造带。
1997年02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查仁荣,黄建华,朱星南
对位于板块构造边缘的星星峡地区的基本构造单元进行了构造地球化学分带,研究了该地区不同类型岩浆岩微量元素的演化规律和所展构遣对元素空间分布的控制,发现矿床规模与断裂构造复合组数具有正相关关系。
1997年02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东林,李英
固体地壳中流体是普遍存在的,中—高级变质相中的矿物并非只发生晶体塑性变形,溶解和溶移作用在非糜棱岩化岩石中占主导地位,因为高温高压环境下存在的水热流体,在变质变形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周围分布有网络状进进剪切带的递进缩短带中,与应交梯度有直接关系的单个矿物的位错密度梯度在其晶体边缘形成,产生了化学位梯度,从而使矿物边缘发生溶解。变形分解作用是产生这一过程的动力,并为流体汇聚形成水热循环系统提供了空间。
1997年02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裴兰生
华南花岗岩类可以看成一个整体。随着时代的更替,其化学成分呈现有规律的递变。两个地质时代岩石平均成分的差异,是化学演化真实存在的重要证据。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取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的特征信息。将华南五个期次的花岗岩体作为标准样本,利用模糊滤波器,对湖北随州市北部地区的6个岩体及196个南岭地区的花岗岩体进行评判。其结果表明,利用岩石的化学分析结果,可以建立花岗岩体的年龄“时间表’。
1997年02期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智龙,朱成明
介绍了一套岩浆过程模拟软件──TRAZAS的运行环境、设计基础、设计流程及主要功能,并以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成因研究为例,简单说明了软件的运用。
1997年02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登红
与黑色岩系有关矿床近年来在国内外研究中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黑色岩系不但是许多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而且其本身也具有经济价值,但在开采利用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黑色岩系可以形成于还原环境,也可以形成于较为氧化的环境。黑色岩系中的矿床有些与生物作用有关,有些属于后生矿床,有些则与海相火山-喷气活动有关。除了本身含矿外,黑色岩系还可为其它类型金属矿床提供成矿物质或提供有利的成矿条件。
1997年02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毛华海,张哲儒
金的沉淀机理是了解热液金矿床成矿机制的关键。本文总结了金从热液中沉淀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各种主要含金配合物的溶解度拨制机制,阐述了矿物表面吸附/还原以及电化学富集等矿物表面作用对金沉淀行为的制约。
1997年02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魏彪,贾文懿
提出了基于X射线激发的光释光测年原理,据此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X射线是可以激发辐射样品使其产生光释光信号的。
1997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